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脊髓损伤早期表现有哪些

2025.09.08 17:10

小儿脊髓损伤早期表现有肌力减退或瘫痪、感觉异常或丧失、反射活动改变、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疼痛或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肌力减退或瘫痪:脊髓损伤后,受损平面以下肌肉可能出现无力或完全瘫痪。损伤程度不同,肌力减退范围各异,高位损伤可影响四肢,低位损伤多局限于下肢。肌力变化通常在损伤后立即出现,需密切观察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2.感觉异常或丧失: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可能减退或完全消失,表现为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异常。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感觉过敏或异常疼痛,需通过详细检查确定感觉障碍范围。

3.反射活动改变:脊髓休克期可能出现反射减弱或消失,后期可转为反射亢进。腱反射、腹壁反射等可能异常,伴随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反射变化有助于判断损伤平面和严重程度。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损伤平面以下可能出现排尿排便障碍、血压波动、体温调节异常等。膀胱功能障碍常见,表现为尿潴留或失禁。肠道蠕动减弱可导致便秘,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并发症。

5.疼痛或不适:部分患儿主诉损伤平面附近疼痛,或出现放射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为钝痛、刺痛或灼烧感,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评估。

脊髓损伤早期表现多样,需结合临床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损伤后应避免随意搬动患儿,防止二次损伤。及时就医并完善相关检查,早期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康复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