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基孔肯雅热病毒是怎样传播的

2025.08.01 20:08

基孔肯雅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接触传播、器官移植传播、实验室暴露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伊蚊叮咬传播:基孔肯雅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尤其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当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人体时,病毒会通过唾液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感染。伊蚊在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其体内增殖,再通过后续叮咬传播给其他人。伊蚊活动频繁的地区,如热带和亚热带,疫情更容易暴发。

2.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分娩前不久或分娩期间。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发育。孕期感染还可能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3.血液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可能导致病毒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通过破损的皮肤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若防护不当,也可能因接触感染者血液而感染。

4.器官移植传播:接受感染者的器官或组织移植时,病毒可能通过移植的器官传播给受体。由于病毒在血液和器官组织中存在,移植前若未严格筛查,受体感染的风险较高。这种情况虽罕见,但后果严重,可能导致受体出现急性感染症状。

5.实验室暴露传播:在操作病毒样本或处理感染者标本时,若防护措施不足,可能通过气溶胶或意外刺伤导致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生物安全规范,避免直接接触病毒或污染的环境。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应避免被蚊虫叮咬,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孕妇需特别注意防蚊,减少前往疫区的可能。接触感染者血液或体液时应做好防护,医疗机构需加强血液和器官移植筛查。实验室操作需在安全条件下进行,降低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