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冬天如何预防冻伤

2024.11.27 15:50

冬天预防冻伤要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适当运动、补充营养、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注意保暖:冬季外出时应穿戴足够厚的衣物,如羽绒服、厚毛衣、保暖手套、帽子和围巾等。鞋子也要选择保暖性好且合脚的,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或过松导致热量散失。在室内时,根据室内温度调整衣物,若室内温度较低,也应适当增添衣物,尤其是老人、儿童和身体虚弱者更要注意保暖。

2.保持干燥:潮湿的环境会加速热量的散失,从而增加冻伤的风险。在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水浸湿的衣物贴在身上。如果衣物、鞋袜被雪水或雨水打湿,应尽快更换为干燥的。在洗手、洗脸后也要及时擦干水分,特别是皮肤褶皱处。

3.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产热能力。可以选择在天气较好时外出散步、慢跑或者进行室内的健身操等运动。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而定,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如果出汗较多,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4.补充营养: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多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坚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尽量减少在寒冷天气中的外出时间,特别是在寒冷且有风的天气。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措施。在寒冷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定时到温暖的室内休息,避免长时间持续处于寒冷环境中。

在预防冻伤时,还应关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者等,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加强防护措施。同时,若发现皮肤有发红、疼痛等冻伤初期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冻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