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睡觉老是抽搐是因为什么

2025.09.08 17:10

宝宝睡觉时出现抽搐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缺钙或维生素D不足、睡眠周期转换时的正常现象、外界环境刺激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婴儿大脑皮层和神经髓鞘化尚未成熟,容易因轻微刺激引发肌肉不自主收缩。这种抽搐通常表现为肢体短暂抖动,随着成长会逐渐减少。

2.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睡眠时体温波动可能导致肌肉颤动。尤其在高热或低温环境下,抽搐频率可能增加。

3.缺钙或维生素D不足:钙离子浓度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缺乏时易引发手足搐搦。维生素D不足会妨碍钙吸收,需结合饮食与日照情况综合判断。

4.睡眠周期转换时的正常现象:浅睡眠向深睡眠过渡时,可能出现肢体惊跳或面部抽动,属于非病理性生理反射,通常持续数秒后自行消失。

5.外界环境刺激:突然的声响、强光或触碰可能触发惊跳反射,表现为全身短暂紧绷。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有助于减少此类反应。

发现宝宝频繁抽搐需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避免过度包裹或穿盖过厚。若伴随发热、呕吐或意识障碍应及时就医,排除癫痫等疾病可能。日常注意均衡营养补充,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