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三岁小儿肠套叠怎么办

2025.09.18 16:35

三岁小儿肠套叠需要立即就医,不可延误。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肠梗阻和血液循环障碍。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多数情况下通过空气灌肠或钡剂灌肠可复位,少数需手术干预。

肠套叠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及腹部包块。三岁患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表现为突然哭闹、蜷缩身体、面色苍白,缓解期又看似正常,但症状会反复发作。若出现血便或长时间不排便,需高度警惕。就医后医生会通过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确诊,确诊后优先尝试非手术复位。空气灌肠是常用方法,在X线监视下将气体注入肠道,利用压力推动套叠部分复位。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避免肠穿孔风险。若灌肠失败或发现肠坏死迹象,则需紧急手术解除套叠并切除坏死肠段。

家长发现疑似症状后应禁食禁水,避免自行按压腹部或喂药,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治疗后的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是否复发,尤其是再次出现哭闹、呕吐等症状。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预防肠套叠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合理添加辅食,减少肠道蠕动异常风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也可降低因病毒感染诱发的肠套叠概率。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异常,但多数肠套叠无明显预兆,及时识别症状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