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加急性肝衰竭应该怎样治疗

2025.08.22 07:37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支持治疗、控制并发症、促进肝细胞再生、病因治疗、肝移植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支持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静脉补充葡萄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帮助清除体内毒素,改善肝功能。

2.控制并发症:积极防治肝性脑病、腹水、感染等并发症。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或利福昔明降低血氨。腹水患者需限钠利尿,严重者行腹腔穿刺引流。感染需早期使用敏感药物,避免病情恶化。

3.促进肝细胞再生:通过补充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改善微循环等方式刺激肝细胞修复。适当使用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腺苷蛋氨酸等,减轻肝细胞损伤,加速功能恢复。

4.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疾病采取针对性措施。酒精性肝病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并解毒。控制病因可延缓病情进展。

5.肝移植评估:对于病情严重、预后极差的患者,需尽早评估肝移植指征。符合条件者应尽快转入移植中心,等待合适供体。肝移植是挽救终末期肝衰竭的有效手段。

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复杂,治疗需个体化调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严格限制酒精摄入。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心理支持与营养管理同样重要,需综合干预以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