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穿刺有什么注意事项

2025.09.15 22:25

腰椎穿刺需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前完善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保持正确体位确保穿刺顺利、术中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术后去枕平卧避免低颅压头痛。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评估适应症与禁忌症:腰椎穿刺需明确临床需求,排除颅内高压、局部感染等禁忌情况。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脊柱畸形,可能增加操作风险。评估需结合病史与体格检查,确保操作安全性与必要性。

2.操作前完善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穿刺前需检测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排除出血倾向。疑似占位性病变者应先行头颅影像学检查,避免脑疝风险。充分准备可降低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3.保持正确体位确保穿刺顺利:患者取侧卧位,脊柱与床面垂直,双膝屈曲贴近腹部。此体位可拉开椎间隙,便于穿刺针进入。体位不当可能导致穿刺失败或损伤神经结构。

4.术中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操作中需观察呼吸、心率及意识变化。若出现剧烈疼痛或肢体麻木,需立即调整穿刺方向。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疝或神经损伤等紧急情况。

5.术后去枕平卧避免低颅压头痛:穿刺后需卧床4-6小时,减少脑脊液外漏。过早活动可能引发头痛、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需补充液体以促进脑脊液再生。

穿刺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操作者应熟悉解剖层次,动作轻柔。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下肢麻木或排尿异常。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