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过敏性皮炎中医叫什么病名

2024.11.22 16:13

过敏性皮炎在中医中被称为湿毒疮浸淫疮等病名。

中医认为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多与禀赋不耐,风、湿、热邪侵袭肌肤有关。湿毒疮主要强调湿邪与毒邪蕴结于肌肤而发病。湿邪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易阻滞气机,导致肌肤气血运行不畅。外感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邪夹杂湿邪侵犯人体肌肤,可使病情变化迅速且瘙痒无定处。热邪常与湿邪相兼为患,湿热交蒸,浸淫肌肤,则可见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表现,同时伴有瘙痒、渗出等症状。浸淫疮之名则更侧重于描述其病情发展的特点,如皮损可逐渐蔓延、浸淫成片,反映出过敏性皮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病情扩散的趋势。在治疗上,中医多从清热利湿、祛风解毒等方面入手,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体征以及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扶正祛邪、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治愈疾病的目的。

从病因病机深入来看,人体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基础。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卫外功能不固,外邪容易侵袭。例如,脾胃虚弱之人,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湿邪内生,一旦外感风邪、热邪,内外合邪,就容易引发过敏性皮炎。而且,情志因素也可影响病情,如长期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也可加重体内的湿热之邪,使病情反复或加重。在临床辨证时,还需区分湿重于热、热重于湿等不同情况。若湿重于热,皮损多以水疱、渗出为主,瘙痒相对较轻,治疗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若热重于湿,则红斑、丘疹明显,瘙痒剧烈,应以清热为主,兼以利湿。同时,中医还注重整体观念,会考虑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如居住环境潮湿,易加重体内湿邪;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易助生湿热。通过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配合中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