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哪些疾病可导致肝脏受损

2025.09.23 10:48

多种疾病可导致肝脏受损,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肝脏作为人体重要代谢器官,一旦受损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病毒性肝炎是肝脏损伤的常见原因,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未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脂肪肝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过量饮酒或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堆积,引发炎症和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而致病。药物或毒素也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例如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接触化学毒物。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因铁或铜代谢异常而累积在肝脏,造成长期损害。

预防肝脏损伤需注意避免酗酒、规范用药并定期体检。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风险。脂肪肝患者需控制饮食并加强运动,而自身免疫性疾病需早期诊断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出现乏力、黄疸或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避免滥用保健品或偏方,部分成分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对于慢性肝病患者,需遵医嘱定期监测,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