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遗尿症该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小儿遗尿症可通过行为训练、调整饮食作息、心理疏导、中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行为训练: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固定时间唤醒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使用尿床报警器,通过条件反射训练膀胱功能。白天适当进行憋尿练习,增强膀胱容量控制力。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减少夜间尿量产生。长期坚持可改善约70%的遗尿情况。

2.调整饮食作息:晚餐减少高盐、高糖及利尿食物摄入,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保证每日充足水分摄取,但集中在白天完成。建立稳定睡眠时间表,避免过度疲劳。夜间保持适宜室温,减少因寒冷导致的尿意增加。合理饮食作息能降低夜间肾脏尿液分泌量。

3.心理疏导:减轻因遗尿产生的焦虑或羞耻感,避免责备或施压。通过正向激励增强信心,记录进步并及时鼓励。家庭营造轻松氛围,减少对遗尿问题的过度关注。若存在校园或社交压力,需与教师沟通协作。心理支持对改善功能性遗尿有显著作用。

4.中医调理:采用补肾益气类中药,如桑螵蛸、益智仁等配伍汤剂。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温补下焦。推拿手法可选取揉丹田、按揉三阴交等促进气血运行。需辨证施治,区分脾肾阳虚或肺脾气虚等证型。传统疗法对体质虚弱型遗尿效果较佳。

5.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减少夜间尿量。必要时辅以调节膀胱收缩功能的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定期评估疗效及副作用。药物多用于顽固性遗尿或伴随其他器质性问题。联合行为疗法可提高长期治愈率。

避免将遗尿归咎于懒惰或故意行为,6岁以上频繁遗尿需就医排查。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尿路感染诱发症状加重。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类型和制定方案。治疗期间保持耐心,多数遗尿随生长发育逐渐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