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小儿肠管积液是怎么回事

2025.09.01 17:10

小儿肠管积液是指肠道内积聚过多液体,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于婴幼儿,多与感染、喂养不当、肠道畸形或全身性疾病有关。积液可能引发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需及时明确病因并干预。

肠管积液的成因多样。感染性因素如病毒或细菌性肠炎,会导致肠道黏膜损伤,液体分泌增多而吸收减少。喂养不当如过早添加辅食或奶粉过浓,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先天性畸形如肠旋转不良、肠闭锁等,可造成机械性梗阻,使液体滞留。过敏、乳糖不耐受或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也可能引发积液。诊断需结合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超声或X线可清晰显示肠管扩张和液平面。

处理肠管积液需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感染性积液需抗感染及补液纠正脱水,喂养不当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先天性畸形或梗阻常需手术解除病因。日常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腹胀程度,避免盲目使用止泻药。母乳喂养者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配方奶喂养可尝试低乳糖或水解蛋白奶粉。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或嗜睡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防止电解质紊乱或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