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宫产产后如何快速恢复

2025.04.16 11:04

剖宫产产后快速恢复需注意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复查监测恢复情况、调节情绪避免焦虑,具体分析如下:

1.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抬腿等轻微活动,24小时后根据情况逐步下床走动。适度活动能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加快恶露排出。但需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活动强度应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明显疼痛和疲劳为度。

2.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术后6小时内禁食,之后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伤口愈合,补充铁剂预防贫血,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减少胀气风险。哺乳期需额外增加热量和水分摄入,保证乳汁分泌。

3.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伤口敷料需定期更换,避免沾水。淋浴时可用防水贴保护,洗后立即擦干。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异常疼痛,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减少摩擦。伤口愈合前避免盆浴或游泳,防止感染。

4.按时复查监测恢复情况:术后42天内需进行妇科检查,评估子宫复旧、伤口愈合及盆底功能。通过B超排除宫腔残留,检查血常规了解贫血恢复。哺乳期需关注乳腺健康,出现发热、腹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诊。

5.调节情绪避免焦虑:产后激素变化易引发情绪波动,可通过家人陪伴、倾诉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与婴儿同步作息。轻度抑郁可通过音乐、阅读调节,症状持续需心理干预。避免过度担忧恢复进度,保持积极心态。

剖宫产恢复需结合个体差异调整方案,重点关注子宫收缩、肠道功能及泌乳状态。术后疼痛管理可采用阶梯镇痛,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合理使用收腹带辅助支撑,但不宜过紧或长时间佩戴。恢复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持续发热或下肢肿痛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