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护理伤口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8.11 14:18

护理伤口需保持清洁避免感染、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定期观察愈合进展避免恶化、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饮食均衡促进组织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清洁避免感染:伤口清洁是防止感染的关键步骤。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消毒液轻柔冲洗,去除表面污垢和细菌。避免用力擦拭导致二次损伤。清洁后保持干燥,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若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处理。

2.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不同伤口类型需选用不同敷料。浅表伤口可使用透气薄膜敷料,深部伤口需填充敷料吸收渗液。感染性伤口应选用含抗菌成分的敷料。敷料更换频率根据渗液量调整,过多或过少均影响愈合。

3.定期观察愈合进展避免恶化:每日检查伤口颜色、渗液及周围皮肤状态。正常愈合表现为逐渐缩小、无异常分泌物。若出现发黑、异味或疼痛加剧,可能提示坏死或感染。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可避免并发症。

4.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裂开:伤口部位需减少牵拉或摩擦,尤其是关节处。大幅动作可能导致缝线断裂或组织撕裂。愈合初期以静养为主,逐步恢复活动量。必要时使用绷带或支具固定保护。

5.饮食均衡促进组织修复:蛋白质是伤口愈合的基础物质,需保证足量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合成,锌元素可加速上皮形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血液循环。适当补充水分维持代谢需求。

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环境温度适宜,过冷或过热均不利于恢复。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应激反应对愈合的干扰。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接触伤口前务必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复诊确保恢复方向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