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常规异常是什么意思

2024.12.17 15:22

尿常规异常是指在尿液常规检查中发现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种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肾脏功能、尿路健康以及全身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尿常规的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存在感染、肾脏疾病、代谢紊乱等多种健康问题。

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糖、酮体、白细胞、红细胞等多个指标的分析。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清澈的淡黄色,pH值一般在4.5到8.0之间,且不应含有蛋白质、糖分或其他异常成分。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尿液浑浊、颜色异常,或者发现蛋白质、糖、白细胞、红细胞等成分超标,就可能意味着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尿中出现蛋白质可能提示肾脏受损,而尿中出现糖则可能与糖尿病有关。尿液中白细胞的增多通常与尿路感染有关,而红细胞的出现则可能与肾结石、肾炎等疾病相关。

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首先,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尿液成分。其次,最好在早晨第一次排尿时收集尿样,因为此时尿液浓缩,能更准确地反映身体的状态。在收集尿液时,应确保容器的清洁,以避免外界污染影响结果。某些药物和补充剂也可能干扰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所服用的药物。尿常规检查只是初步筛查,若发现异常,通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