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雷公藤会引起谷丙转氨酶高吗

2025.07.03 16:50

雷公藤确实可能引起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作为一种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传统中药,雷公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有一定疗效,但其毒性不容忽视。临床观察和雷公藤中的活性成分如雷公藤甲素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释放谷丙转氨酶进入血液,引发指标异常。

雷公藤引起肝损伤的机制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其活性成分可能直接干扰肝细胞代谢,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破坏细胞结构。其次,雷公藤可能通过抑制肝脏中某些酶的活性,影响药物代谢过程,加重肝脏负担。长期或过量使用雷公藤制剂时,肝脏的代偿能力可能被突破,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持续升高,甚至伴随胆红素异常,提示肝细胞坏死或胆汁淤积。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药物毒性,部分人群对雷公藤的肝毒性更为敏感,即使常规剂量也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使用雷公藤期间需密切监测肝功能。用药前应评估基线肝肾功能,用药初期每1-2周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若发现指标异常,需及时减量或停药,并辅以保肝治疗。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如抗结核药或对乙酰氨基酚。孕妇、哺乳期女性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雷公藤。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合理控制疗程和剂量是降低肝损伤风险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