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月经量少为什么还痛经

2025.04.16 11:04

月经量少还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内分泌失调、气血不足、子宫发育异常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等。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同样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出血,但由于无法顺利排出,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和粘连,导致痛经。同时,异位内膜可能破坏正常子宫内膜结构,使得月经量减少。病灶反复刺激还会释放前列腺素等物质,加重子宫收缩疼痛。

2.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多由宫腔手术或感染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形成纤维瘢痕组织。粘连会部分或完全阻塞宫腔,阻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减少。脱落的经血因排出不畅而淤积,刺激子宫痉挛性收缩,引发痛经。严重粘连还可能伴随周期性下腹坠胀,甚至闭经。

3.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会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脱落时月经量减少。同时,前列腺素分泌异常可能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引发痛经。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等情况,还可能伴随周期紊乱或非经期出血。

4.气血不足: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时,子宫内膜难以充盈,经血生成减少,故量少。气血运行无力则经血排出迟滞,淤堵胞宫而引发痛经,多表现为隐痛或空坠感。长期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消耗气血后,可能加重症状,并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

5.子宫发育异常: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单角子宫、子宫纵隔等,可能因宫腔形态异常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减少,月经量偏少。同时,子宫肌肉结构发育不良或血管分布异常,容易在月经期出现收缩不协调,经血排出受阻,从而引发痛经,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不孕或反复流产。

月经量少合并痛经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不同病因的治疗方向差异较大。建议通过超声、激素检测或宫腔镜进一步明确原因,避免延误干预时机。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寒凉刺激加重气血淤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