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椎痛是什么原因

2025.07.30 23:51

脊椎痛常见原因包括肌肉劳损或拉伤、椎间盘突出或退变、骨质疏松导致压缩性骨折、脊柱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不良姿势或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具体分析如下:

1.肌肉劳损或拉伤:长时间负重、突然扭转或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脊椎周围肌肉疲劳或损伤,引发疼痛。热敷、适度按摩和休息可缓解症状,避免短期内重复剧烈活动。

2.椎间盘突出或退变:椎间盘随年龄增长逐渐失去弹性,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性疼痛。卧床休息、牵引治疗和核心肌群锻炼有助于减轻压力,严重时需就医评估。

3.骨质疏松导致压缩性骨折:骨密度下降使脊椎椎体脆弱,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疼痛集中于背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使用支具固定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是常见干预手段。

4.脊柱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慢性炎症侵蚀关节,导致僵硬和疼痛,晨起症状明显。非甾体抗炎药可控制炎症,规律拉伸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能维持关节活动度。

5.不良姿势或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久坐、低头或驼背使脊椎受力不均,加速退变。调整桌椅高度、定时起身活动及强化背部肌肉可改善姿势,减少慢性劳损。

脊椎痛需结合具体病因针对性处理,早期干预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若疼痛持续或伴随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病变,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