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重组干扰素是治疗什么

2025.09.23 10:48

重组干扰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生物制剂,主要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干扰素与人体天然干扰素结构相似,能够激活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复制或调节异常细胞生长,在临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组干扰素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例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尖锐湿疣等。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能够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在肿瘤治疗领域,干扰素常用于某些白血病、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延缓疾病进展。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通过干扰素调节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减少神经损伤。

使用重组干扰素需严格遵循医嘱,常见副作用包括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通常随治疗适应后减轻。血常规和肝功能需定期监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或转氨酶升高。妊娠期、严重心脏病或精神疾病患者慎用,避免加重病情。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减少肝脏负担。个体疗效差异较大,需结合病情调整剂量或联合其他药物。储存时需冷藏,避免反复冻融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