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佝偻病应该怎么医治

2025.08.22 16:42

佝偻病的治疗需综合干预,建议补充足量维生素D和钙剂、增加阳光照射时间、调整饮食结构、矫正骨骼畸形、定期监测病情进展。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足量维生素D和钙剂:佝偻病的核心治疗是纠正维生素D缺乏,每日需根据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补充维生素D制剂,同时配合钙剂以促进骨骼矿化。婴幼儿通常需口服维生素D滴剂,成人可选用胶囊或片剂。严重病例可能需短期大剂量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中毒。钙剂的选择需考虑吸收率,碳酸钙和乳酸钙是常用类型。

2.增加阳光照射时间: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每日建议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暴露四肢皮肤15-30分钟。阴雨季节或高纬度地区需延长照射时间,但需避免强烈日光灼伤。婴幼儿晒太阳时需保护眼睛,玻璃会阻挡紫外线,应直接接触阳光。

3.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蛋黄、肝脏,以及高钙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母乳喂养的婴儿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因母乳中含量较低。儿童和成人需避免过量摄入影响钙吸收的食物,如碳酸饮料或高纤维食品。

4.矫正骨骼畸形:轻度的骨骼变形可通过维生素D治疗逐步改善,严重畸形如O型腿或鸡胸需在病情稳定后考虑矫形支具或手术。手术时机通常选在骨骼生长高峰期后,避免复发。康复训练可辅助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

5.定期监测病情进展:治疗期间需每3-6个月复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及X线表现,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长期用药者需监测尿钙以防肾结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需跟踪身高和骨龄变化。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的个体对治疗反应差异较大,需个性化调整方案。合并其他疾病如肝肾功能异常时,用药需格外谨慎。日常护理中注意预防跌倒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