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朵进水应该怎么办

2025.06.30 16:16

耳朵进水后可以侧头单脚跳排出水分、用棉签轻轻吸干外耳道水分、用手掌按压耳朵制造负压吸出水分、热敷促进水分蒸发、避免频繁掏耳防止损伤耳道。具体分析如下:

1.侧头单脚跳排出水分:将进水一侧耳朵朝下,单脚跳跃利用重力作用使水自然流出。跳跃时动作需轻缓,避免剧烈晃动导致耳道黏膜损伤。此方法适合刚进水时使用,若耳道内有炎症或疼痛应停止。

2.用棉签轻轻吸干外耳道水分:选择细软棉签,沿耳道外侧轻轻旋转吸附水分。切勿深入耳道内部,以免将水推入更深或划伤鼓膜。操作时保持头部稳定,避免棉签折断残留。

3.用手掌按压耳朵制造负压吸出水分:掌心紧贴进水耳朵,快速按压并松开,通过气压变化将水吸出。力度需适中,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鼓膜不适。重复数次无效时应停止,改用其他方法。

4.热敷促进水分蒸发:用温热毛巾敷在耳部,热量可加速耳道内水分蒸发。温度以皮肤耐受为宜,避免烫伤。热敷时间不超过10分钟,若耳道有瘙痒或红肿需立即停止。

5.避免频繁掏耳防止损伤耳道:进水后耳道可能发痒,但反复掏耳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感染风险。若瘙痒持续,可用酒精棉球轻拭外耳道,切勿使用尖锐物品。

耳朵进水后需观察是否伴随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超过24小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游泳或洗澡时可佩戴耳塞预防进水,耳道潮湿时避免用力擤鼻以防引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