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自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4.16 11:03

自汗的原因包括气虚不固、阴虚内热、湿热蕴结、营卫不和、情志失调等,具体分析如下:

1.气虚不固:气虚导致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自汗。气为人体固摄之本,肺脾气虚时,推动和固摄功能减弱,汗液失去约束,表现为动则汗出或静坐亦汗。治疗需补气固表,常用黄芪、白术等药物调理。

2.阴虚内热:阴液不足则虚热内生,迫津外泄而自汗。阴虚者常见夜间盗汗或午后潮热,伴随口干咽燥、舌红少苔。阴不制阳,内热扰动,需滋阴降火,如用生地、麦冬等药物。

3.湿热蕴结:湿热郁蒸于内,逼迫津液外溢为汗。此类自汗多黏腻不爽,伴有头身困重、口苦尿黄。湿热阻滞气机,需清热化湿,如黄连、黄芩等药物调理。

4.营卫不和:营卫失调则腠理开阖失常,导致自汗。常见于体弱或外感后,表现为汗出恶风、周身不适。营卫不和需调和气血,如桂枝汤类方剂。

5.情志失调:长期忧思恼怒导致肝郁化火,或心气不足而汗液外泄。情绪波动时汗出加剧,伴随胸闷烦躁。需疏肝解郁或养心安神,如柴胡、酸枣仁等药物。

自汗的调理需结合具体证型,注重整体平衡,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