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如何正确防治感冒

2025.03.11 11:56

正确防治感冒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感冒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可以有效去除手上的病毒和细菌。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在感冒高发季节,佩戴口罩可以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如手机、门把手等,有助于降低感染几率。

2.增强免疫力:充足的睡眠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也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适当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3.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病毒和细菌,促进新陈代谢。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豆类,有助于修复和增强身体组织。

4.适当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避免过度运动,过度疲劳可能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在户外锻炼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

5.及时就医: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注意休息,避免带病工作或学习,以免加重病情和传染他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感冒的防治需要综合多种措施,从个人卫生到生活习惯,再到及时就医,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安排,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感冒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