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何治疗

2025.09.11 19:3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生活方式调整减少诱发因素、中医调理促进气血运行、康复训练增强平衡功能、手术治疗解除血管压迫。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若伴随眩晕,可短期应用倍他司汀调节前庭功能。需定期监测药物反应,避免肝肾损伤。

2.生活方式调整减少诱发因素: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减少颈椎压力。戒烟限酒以防血管痉挛。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病。适度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3.中医调理促进气血运行:针灸风池、百会等穴位疏通经络。中药方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化痰熄风,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活血。需辨证施治,避免盲目进补。配合推拿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4.康复训练增强平衡功能:进行前庭康复操如眼球追踪、头部摆动训练,逐步提高耐受性。平衡垫训练可减少跌倒风险。动作需缓慢渐进,避免过度刺激诱发眩晕。

5.手术治疗解除血管压迫:若血管严重狭窄或受压,可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颈椎骨赘压迫时需切除减压。术后需长期随访,防止再狭窄或感染。

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症状,注意颈部保暖。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定期复查血管影像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