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两个月婴儿嘴巴吐泡泡怎么办

2025.09.10 17:09

两个月婴儿嘴巴吐泡泡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问题的表现。若吐泡泡伴随咳嗽、呼吸急促、发热或食欲下降,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若无其他异常,可能与唾液分泌增多或玩耍有关,可先观察。

婴儿唾液腺在出生后逐渐发育,两个月左右分泌量可能增加。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多余的唾液会形成泡泡从嘴角溢出。婴儿可能通过吐泡泡探索口腔功能,属于正常行为。但需警惕病理性原因,如肺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吐泡泡,尤其早产儿或免疫力较低的婴儿更需密切观察。若伴随呛奶、烦躁、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超过50次,或胸部出现凹陷,提示可能存在下呼吸道感染,需尽快儿科就诊。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婴儿口周清洁,避免唾液刺激皮肤引发湿疹。喂奶后竖抱拍嗝,减少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呛咳。避免过度包裹或环境过热,以免加重呼吸负担。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记录吃奶量及精神状态变化。不建议自行用药或擦拭口腔,以免误伤黏膜。若泡泡呈黄色、粘稠或带血丝,或伴随拒奶、嗜睡,必须立即就医。早产儿、有先天性疾病的婴儿出现症状时,建议直接咨询医生,不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