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口服硫酸镁有什么作用

2025.09.29 15:54

口服硫酸镁具有导泻作用、利胆作用、抗惊厥作用、缓解痉挛作用、中和胃酸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1.导泻作用:硫酸镁口服后不易被肠道吸收,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环境,促使水分向肠腔渗透,增加肠内容物体积并软化粪便,刺激肠壁蠕动,从而产生导泻效果。高浓度镁离子还可直接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引起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

2.利胆作用:硫酸镁通过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促使胆囊收缩素释放,进而引起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括约肌松弛,促进胆汁排入肠道。这一机制常用于胆道造影前的准备或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

3.抗惊厥作用:镁离子可竞争性抑制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减少乙酰胆碱释放,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从而缓解肌肉痉挛和抽搐。临床用于子痫或破伤风等引起的惊厥发作。

4.缓解痉挛作用:镁离子直接作用于平滑肌细胞,降低钙离子内流,抑制平滑肌过度收缩,缓解胆道、肠道或输尿管等部位的痉挛性疼痛。

5.中和胃酸作用:硫酸镁为弱碱性盐类,可短暂中和胃酸,缓解胃部灼热感,但作用较弱且持续时间短,一般不作为主要抗酸剂使用。

口服硫酸镁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导致高镁血症,表现为肌肉无力、呼吸困难或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以免镁排泄障碍引发中毒。导泻时应同时补充足量水分,防止脱水。用药期间避免与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可能增强镇静作用。出现严重腹泻或腹痛需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