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什么参补脾

2025.08.28 15:54

补脾的中药材以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最为常用。这些药材性质温和,能健脾益气,改善消化功能,尤其适合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疲劳乏力等症状。其中党参补气效果显著,太子参则更适合气阴两虚者,白术长于燥湿健脾,茯苓则侧重利水渗湿。

补脾药材的应用需结合具体体质和症状。脾胃虚寒者可搭配干姜、炙甘草温中散寒;湿热困脾者宜选薏苡仁、白扁豆清热化湿;兼有气滞时,可辅以陈皮、砂仁理气醒脾。这类药材含多糖、挥发油等成分,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酶分泌。日常食疗中,山药、红枣、小米等食物也有辅助补脾作用,可与药材搭配使用。

使用补脾药材需注意辨证施治。阴虚火旺或实热证者慎用温燥类药材,如白术;茯苓利尿作用较强,肾虚尿频者不宜过量。长期服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孕妇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部分补脾药材可能引起腹胀、口干等反应,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饭后服用以减轻刺激。储存时需防潮防蛀,煎煮前充分浸泡以提升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