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出现慢性肾损伤怎么办

2025.06.25 11:54

出现慢性肾损伤需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和盐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肾功能:慢性肾损伤需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明确肾功能状态,医生会根据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转诊至肾内科专科。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2.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加速肾损伤的重要因素,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糖达标可减少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是关键。

3.调整饮食减少蛋白质和盐摄入: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限制盐分可减轻水肿和高血压,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为宜。

4.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部分止痛药、抗生素和造影剂可能加重肾损伤,用药前需告知医生肾功能情况,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替代药物。

5.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每3-6个月复查血肌酐、尿蛋白等指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避免延误最佳干预时机。

慢性肾损伤患者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出现乏力、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治疗需个体化,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或偏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