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中医如何治疗痛经

2025.04.02 17:20

中医治疗痛经主要通过调理气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肾养肝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调理气血:痛经多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中医通过补气养血、行气活血的方式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如当归、川芎、白芍等,能够补血调经,缓解疼痛。针灸疗法也常用于调理气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减轻痛经。

2.温经散寒:寒邪侵袭是痛经的常见原因,中医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治疗。艾灸、温针灸等疗法能够温暖子宫,驱散寒邪。药物如艾叶、肉桂等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能够缓解因寒邪引起的痛经。

3.活血化瘀:瘀血阻滞是痛经的重要病机,中医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疏通经络。药物如红花、桃仁等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推拿、拔罐等外治法也常用于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

4.疏肝理气:情绪波动、肝气郁结常导致痛经,中医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调理。药物如柴胡、香附等能够疏肝解郁,调节情绪。针灸疗法中的太冲穴、期门穴等常用于疏肝理气,缓解因情绪引起的痛经。

5.补肾养肝:肝肾不足是痛经的潜在原因,中医通过补肾养肝的方法增强体质。药物如熟地黄、枸杞子等能够滋补肝肾,改善体质。食疗方法如黑豆、核桃等也常用于补肾养肝,缓解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注重整体调理,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