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肾病综合征会引起肾衰竭吗

2025.09.04 17:07

小儿肾病综合征确实有可能引起肾衰竭。尽管大多数情况下,经过适当的治疗和管理,患儿的肾功能可以得到维持,但在某些情况下,病情可能会进展,导致肾功能的显著下降,甚至出现肾衰竭。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儿童。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免疫反应及感染等。由于肾小管和肾小球的损伤,肾脏的过滤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体内蛋白质的流失,进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随着病情的加重,肾脏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肾功能的逐渐衰退。在一些情况下,尤其是当病因未得到及时控制或治疗不当时,可能会发展为肾衰竭。肾衰竭的表现包括尿量减少、毒素积聚、酸碱平衡失调等,严重时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在管理小儿肾病综合征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尿液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肾功能下降。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减轻病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水肿程度、尿量变化等,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儿,可能需要更为密切的随访和专业的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非常重要。通过综合管理,许多患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避免肾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