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治疗肝囊肿穿刺效果好

2025.09.18 16:35

肝囊肿穿刺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引起症状的囊肿。通过超声或CT引导,将穿刺针准确插入囊肿内,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剂,促使囊壁粘连闭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

肝囊肿穿刺的效果与囊肿大小、位置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囊肿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术中在影像引导下精准定位,避免损伤血管或胆管。抽尽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等硬化剂,保留5-10分钟后再抽出,可减少复发风险。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警惕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多数患者一次穿刺即可治愈,但部分复杂囊肿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接受肝囊肿穿刺需注意严格遵循医嘱。术前禁食6-8小时,避免术中呕吐。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防止穿刺部位出血。若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穿刺点渗液,需及时就医。硬化剂可能引起短暂肝区胀痛,通常1-2天自行缓解。糖尿病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提前评估风险。治疗后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囊肿是否复发或缩小。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外伤,保持清淡饮食,减少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