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如何治疗腰椎疼痛

2025.07.30 23:51

腰椎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减轻炎症和疼痛、中医推拿促进气血流通、适当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久坐或过度劳累。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治疗缓解症状: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疗等方式,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热敷适用于慢性疼痛,可放松肌肉;冷敷适用于急性损伤,减轻肿胀。电疗通过低频电流刺激神经,阻断疼痛信号传递。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加重症状。

2.药物治疗减轻炎症和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肌肉松弛剂适用于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缓解紧张状态。外用药膏或贴剂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减少全身副作用。长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和肝肾损伤,严格遵医嘱用药。

3.中医推拿促进气血流通:推拿通过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调和气血,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常见手法包括揉捏、按压、推拿等,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导致损伤。配合针灸或拔罐可增强效果,适用于慢性劳损或寒湿型腰痛。

4.适当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慢跑可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减轻腰椎负担。康复训练如桥式运动、平板支撑能针对性强化腰背肌肉。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动作引发二次损伤,疼痛急性期应暂停锻炼。

5.调整生活习惯避免久坐或过度劳累: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弯腰驼背;久坐时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缓解腰椎压力。睡眠选择硬板床,减少腰部悬空。搬运重物时屈膝下蹲,避免直接弯腰用力,防止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期间需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方法,避免盲目尝试偏方或过度依赖单一疗法。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严重病变可能。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诱发肌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