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得了腰椎损伤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腰椎损伤后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卧床休息减轻腰椎压力、佩戴护具提供外部支撑、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腰椎损伤后首先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通过影像学手段确定损伤的具体位置和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轻度的损伤可能只需要保守治疗,严重的损伤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症状加重。

2.卧床休息减轻腰椎压力:急性期应当严格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卧床时可以在腰部垫软枕提供支撑,减轻椎间盘压力。一般需要休息2-4周,期间避免久坐、弯腰等动作。休息期间可以适当改变体位,但动作要缓慢平稳,防止突然扭转加重损伤。

3.佩戴护具提供外部支撑: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腰部护具,如腰围或支具。护具能够限制腰椎活动范围,减轻椎体负荷,为损伤部位创造良好的愈合环境。佩戴时间需遵医嘱,通常需要4-8周,避免长期依赖导致肌肉萎缩。睡觉时可以取下护具,但起身活动时必须佩戴。

4.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功能:在疼痛缓解后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初期以简单的腰背肌等长收缩为主,逐步过渡到桥式运动、平板支撑等增强核心肌群的训练。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动作要规范,强度要适中。坚持锻炼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稳定腰椎结构。

5.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恢复期间要严格避免跑跳、提重物、深蹲等增加腰椎负荷的活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半年内不要进行对抗性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防止尚未完全愈合的损伤部位再次受伤。

腰椎损伤后需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饮食上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康复过程中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