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刚出生的婴儿拉稀怎么办

2025.09.08 17:11

刚出生的婴儿拉稀可采取保持喂养频率、补充适量水分、注意臀部清洁、观察精神状态、及时就医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喂养频率:刚出生的婴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拉稀时仍需维持规律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按需哺乳,母乳中的抗体有助于缓解症状。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适当减少单次奶量,增加喂养次数,避免加重肠道负担。若拉稀伴随呕吐,需暂停喂养1-2小时后再尝试。喂养后竖抱拍嗝,减少吐奶风险。

2.补充适量水分:拉稀可能导致脱水,需额外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通过增加哺乳次数补充水分。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次拉稀后补充5-10mL。避免直接喂食白开水或糖水,以免电解质紊乱。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尿液偏黄或减少,需警惕脱水。

3.注意臀部清洁:频繁拉稀易刺激皮肤,引发红臀。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轻柔拍干,避免擦拭。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隔离刺激。使用透气性好的尿布,及时更换。若出现皮肤破损或溃烂,暂停使用湿巾,改用棉布蘸温水清洁。

4.观察精神状态:拉稀期间密切关注婴儿反应。若清醒时眼神灵活、哭声有力、皮肤弹性正常,通常无大碍。若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前囟凹陷、嘴唇干燥,提示可能脱水或病情加重。记录拉稀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描述。

5.及时就医检查:若拉稀持续超过24小时、粪便带血或黏液、体温超过38℃、呕吐频繁、拒食,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粪便检测判断是否感染,并开具针对性药物。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以免干扰诊断或加重肠道功能紊乱。

拉稀期间避免过度包裹婴儿,保持环境温度适宜。母乳喂养的母亲需饮食清淡,暂避油腻或高糖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特殊配方。接触婴儿前后需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