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后交叉韧带损伤怎么办

2025.09.15 22:25

后交叉韧带损伤需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急性期采用冰敷和制动减轻肿胀疼痛、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康复期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恢复关节稳定性、长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应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手段明确损伤程度。轻度损伤可能仅需保守治疗,而完全断裂或合并其他结构损伤时需考虑手术干预。早期准确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延误可能加重关节不稳和继发软骨磨损。

2.急性期采用冰敷和制动减轻肿胀疼痛:损伤后48小时内使用冰袋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以减少内出血和组织水肿。膝关节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于伸直位,避免负重活动。必要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防掩盖症状。

3.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部分撕裂且关节稳定性良好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6-8周支具固定及逐步功能训练。完全断裂、多发韧带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韧带重建手术,通常采用自体肌腱或人工材料进行解剖位点重建,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4.康复期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恢复关节稳定性:拆除固定装置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训练。早期以被动关节活动度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主,中期加入平衡训练和抗阻练习,后期逐步恢复跑跳等动态功能。整个康复过程需持续3-6个月,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修复失败。

5.长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再次损伤:即使完全康复后,也应减少急停变向、深蹲跳跃等高危动作。日常可佩戴功能性护膝增强关节保护,定期复查评估韧带愈合情况。若出现关节不稳或疼痛反复,需立即复诊排除潜在问题。

后交叉韧带损伤后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康复过程中出现异常肿胀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反馈。饮食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保持合理体重有助于减轻膝关节负荷,降低远期骨关节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