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耳鸣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06.30 16:16

耳鸣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调理经络气血、中药汤剂辨证施治、耳穴压豆刺激特定穴位、推拿按摩疏通局部气血、饮食调理补益肝肾。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调理经络气血:针灸是中医治疗耳鸣的常用手段,通过刺激听宫、翳风等穴位,调节耳部气血运行。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主,配合艾灸温通经络。临床常选用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以改善耳周循环。疗程需根据病情持续10-15次,对虚证或实证耳鸣均有缓解作用。

2.中药汤剂辨证施治:根据耳鸣虚实分型选用不同方剂。肾精不足常用耳聋左慈丸,肝阳上亢多用天麻钩藤饮,痰火郁结可选黄连温胆汤。药物配伍注重滋阴潜阳、化痰通窍,如磁石、石菖蒲等常入方。需连续服用1-2个月,随证调整剂量。

3.耳穴压豆刺激特定穴位: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部肾、内耳、神门等反射区。每日按压3-5次以持续刺激,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耳部功能。此法简便安全,适合长期配合治疗,对轻度耳鸣效果显著。

4.推拿按摩疏通局部气血:以点揉耳门、听会穴为主,配合颈部风池穴推拿。手法以按、揉、捏为主,每次15分钟,促进耳周血液循环。对颈椎病引发的耳鸣尤为适用,需坚持每日操作。

5.饮食调理补益肝肾:建议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忌辛辣燥热食物。肝肾阴虚者可炖服山茱萸粥,脾虚者加入茯苓山药。长期饮食调养有助于巩固疗效。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噪音刺激。夜间耳鸣加重时可尝试温水泡脚引火下行。若伴随听力下降或头晕呕吐,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日常可练习鸣天鼓功法辅助改善耳部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