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埃博拉病毒病的症状

2025.09.25 16:46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乏力、肌肉疼痛,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及内外部出血等症状,病死率较高。

埃博拉病毒病潜伏期通常为2至21天,初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等,易被误诊。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严重时伴随呕血或便血。部分病例出现皮疹、结膜充血及肝肾功能损害。晚期症状以出血为主,表现为皮下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或休克。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传播,需严格隔离治疗。

预防埃博拉病毒病需避免接触患者或疑似病例的血液、分泌物。处理野生动物尸体时需穿戴防护装备,尤其避免接触果蝠或灵长类动物。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报告卫生部门,避免与他人接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包括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控制并发症。早期干预可提高生存率,但康复后仍需监测,因病毒可能在精液等体液中存留数月。全球协作与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