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做骨髓穿刺一般怀疑什么病

2025.09.15 22:25

骨髓穿刺通常用于怀疑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转移、骨髓增生异常、代谢或遗传性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系统疾病: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手段,可明确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疾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通过观察骨髓中细胞形态、数量及比例,判断造血功能是否异常。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而白血病可见原始细胞异常增殖。骨髓活检还能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

2.感染性疾病:某些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寄生虫等可侵入骨髓,导致长期发热或血常规异常。穿刺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病原体,尤其对不明原因发热或常规检查阴性者有意义。骨髓中检出肉芽肿或特殊包涵体时,需结合临床进一步排查感染源。

3.肿瘤转移:实体瘤如肺癌、乳腺癌等可能转移至骨髓,穿刺可发现成簇的异型细胞。这类患者常伴骨痛、贫血或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髓活检能确定转移灶范围,指导分期与治疗。部分淋巴瘤也会浸润骨髓,需结合免疫组化鉴别。

4.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表现为病态造血,血细胞减少但骨髓增生活跃。穿刺可见细胞形态异常,如巨幼样变、环形铁粒幼细胞等。这类疾病可能进展为白血病,需定期监测。某些骨髓纤维化患者穿刺时会出现干抽,需改行活检确诊。

5.代谢或遗传性疾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等因酶缺乏导致脂质沉积,骨髓中可见特征性泡沫细胞。某些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穿刺可辅助基因检测。代谢异常如维生素B12缺乏时,骨髓象呈巨幼细胞改变,补充治疗后复查可评估恢复情况。

骨髓穿刺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局部出血或感染。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术后压迫止血至少10分钟。幼儿或躁动者需镇静配合。穿刺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部分疾病需多次取材或联合活检提高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