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肝细胞损伤

2025.08.18 14:54

肝细胞损伤是指肝脏细胞因各种原因受到损害,导致其功能受损或死亡。这种损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毒性、酒精滥用、代谢紊乱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细胞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体健康,因此肝细胞损伤的发生常常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在肝细胞损伤的过程中,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受到破坏,细胞内的酶和其他物质泄漏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相关指标的升高。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如ALT和AST、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当这些指标异常时,通常提示肝细胞存在损伤。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和性质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及肝活检等方法进一步评估。不同类型的肝细胞损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征,例如急性肝炎可能伴随黄疸、乏力和食欲减退,而慢性肝病则可能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在面对肝细胞损伤时,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首先,避免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因素,如不滥用药物、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了解肝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有效降低肝细胞损伤的风险。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脏的恢复,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肝细胞损伤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健康检查是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