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宝宝饥饿性腹泻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宝宝饥饿性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喂奶次数、保证营养摄入、避免过度节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保证自身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这样母乳的质量才会提高。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糊、果泥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地添加,避免一次添加过多新食物导致宝宝肠胃不适应。同时,食物的温度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

2.增加喂奶次数:增加喂奶次数是改善宝宝饥饿性腹泻的重要方法。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按需哺乳是关键。宝宝一旦表现出饥饿的信号,如哭闹、吸吮手指等,就应及时喂奶。不要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来喂奶,因为每个宝宝的需求不同。增加喂奶次数可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减少肠胃因饥饿而出现的蠕动异常。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同样要增加喂奶的频率,但也要注意奶粉的冲调比例要正确,以免影响宝宝消化。

3.保证营养摄入: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至关重要。除了母乳或配方奶,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素。例如,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对宝宝骨骼发育有益。对于稍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在辅食中添加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泥等,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不能只注重某一种营养素的摄入。如果宝宝营养摄入不足,身体机能就会受到影响,肠胃功能也不例外,容易导致腹泻等问题。

4.避免过度节食:有些家长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宝宝少吃一点可以减轻肠胃负担,从而缓解腹泻,但对于饥饿性腹泻的宝宝是完全错误的做法。过度节食会让宝宝的身体处于饥饿状态,肠胃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刺激,蠕动会更加紊乱,腹泻反而会加重。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提供足够的食物量,只要食物是易于消化的,就不会给肠胃造成过大负担。正常的饮食摄入有助于维持宝宝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对改善腹泻有积极作用。

5.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少食多餐对于饥饿性腹泻的宝宝是非常合适的原则。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比较脆弱,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可能会难以消化。将每天的食物量分成多次喂食,可以减轻肠胃每次消化的负担,同时又能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例如,对于较小的宝宝,可以将喂奶次数适当增加,每次喂奶量可以相对减少一些。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肠胃功能的逐渐完善,可以慢慢调整每餐的食量和喂食间隔时间。

在照顾饥饿性腹泻的宝宝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大便性状和次数等情况。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或者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尿布,防止细菌感染加重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