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肛肠炎该怎么护理

2025.01.08 07:18

肛肠炎护理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久坐久站、遵医嘱用药、调节情绪。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肛周清洁:肛肠炎患者肛门周围易受炎症刺激产生分泌物,需保持肛周清洁。每日用温水坐浴,可舒缓肛周肌肉,减轻炎症反应。坐浴时水温控制在40-45℃左右,时间15-20分钟为宜。坐浴后轻轻擦干,避免用力擦拭造成损伤。同时要勤换内裤,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减少对肛周皮肤的摩擦,防止细菌滋生加重炎症。

2.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肛肠炎的恢复。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或腹泻的发生,减轻肠道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酒精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症状,导致疼痛、腹泻等不适加剧。

3.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的久坐久站会影响肛周血液循环,不利于肛肠炎的恢复。久坐会使肛门局部受压,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炎症加重。久站则会使直肠静脉丛淤血,增加肛门坠胀感。患者应定时起身活动,每小时至少活动5-10分钟,可进行简单的散步或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肛门局部的压力。

4.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用药是治疗肛肠炎的关键。无论是口服药还是外用药,都要按时、按量使用。例如,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肛肠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患者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细菌耐药。外用药物如栓剂或药膏,在使用时要注意方法正确,确保药物能充分作用于病变部位。

5.调节情绪:情绪对肛肠炎也有一定影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肛肠炎症状。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使身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较好状态,从而更好地对抗炎症。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患者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复诊,以便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