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怎样判断孩子是哮喘

2025.09.01 08:56

哮喘患儿的判断依据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夜间或清晨加重的咳嗽、运动后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良好。具体分析如下:

1.反复发作的喘息:哮喘患儿常在接触冷空气、过敏原或感染后出现喘息,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时呼吸频率增快,伴有呼气延长,严重时可见肋间隙凹陷。喘息声多为高调哨笛音,安静状态下亦可闻及,发作频率随病情轻重而异,轻者数月一次,重者每周甚至每日发作。

2.夜间或清晨加重的咳嗽:咳嗽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常于深夜或凌晨加重,影响睡眠,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夜间增高有关。这种咳嗽具有季节性特点,春秋季多发,且持续时间较长,普通止咳药效果不佳,需警惕哮喘可能。

3.运动后呼吸困难:患儿在跑步、跳跃等剧烈活动后数分钟内出现胸闷、气促,甚至喘息,休息后可逐渐缓解,称为运动诱发性哮喘。这是由于运动时过度通气导致气道水分丢失,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发支气管痉挛。

4.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听诊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严重时吸气相亦可出现,提示小气道狭窄。但部分患儿在缓解期哮鸣音可能消失,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不可因未闻及哮鸣音排除哮喘。

5.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良好: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后,患儿喘息、咳嗽等症状迅速缓解,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肺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塞可逆性改善,这是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之一。

哮喘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辅助检查,避免仅凭单一症状误判。部分患儿症状不典型,如仅表现为慢性咳嗽或运动后不适,需与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鉴别。日常需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及频率,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