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发现小儿疝气怎么护理

2025.09.08 17:11

发现小儿疝气后需观察肿块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排便通畅、选择合适疝气带、及时就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肿块变化:小儿疝气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需每日检查肿块大小、硬度及是否回纳。若肿块变硬、无法回纳或伴随呕吐、哭闹不安,可能发生嵌顿,需立即就医。日常记录肿块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进展,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2.避免剧烈运动:疝气患儿应减少跑跳、攀爬等增加腹压的活动,防止疝囊反复突出。可选择散步、慢走等温和运动,避免哭闹时用力屏气。剧烈运动可能加重疝环缺损,增加嵌顿风险,适度限制活动有助于缓解症状。

3.保持排便通畅:便秘或排便用力会加剧腹压,导致疝气突出。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适量饮水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避免长时间蹲坐或过度用力排便。

4.选择合适疝气带:疝气带可暂时固定疝囊,减少脱出频率,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无法起到固定作用。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受压破损,夜间睡眠时可取下,避免长期依赖。

5.及时就医治疗:小儿疝气自愈概率极低,手术是根治方法。一岁后未自愈或反复嵌顿者应尽早手术,避免肠管坏死等并发症。术前避免感冒咳嗽,术后遵医嘱护理伤口,定期复查确保恢复效果。

疝气患儿衣物应宽松柔软,避免摩擦肿块区域。喂养时注意少食多餐,减少腹胀。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防止局部充血。术后两周内避免提重物,监测体温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异常症状,如发热、伤口渗液等需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