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中医治疗尿道炎的处方

2025.07.22 14:34

中医治疗尿道炎以清热利湿、通淋止痛为主要原则,常用方剂如八正散、导赤散等,结合个体体质辨证加减。尿道炎在中医属淋证范畴,多因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导致,治疗需兼顾祛邪与扶正。

八正散是治疗湿热型尿道炎的基础方,含瞿麦、滑石、车前子等药物,能清热通淋、利尿排毒。若伴有尿血,可加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若小腹胀痛明显,可配伍乌药、川楝子行气止痛。导赤散适用于心火下移所致小便赤涩,以生地黄、竹叶、甘草梢为主,清心火的同时滋阴生津。慢性尿道炎反复发作多与脾肾阳虚有关,需用济生肾气丸或补中益气汤加减,佐以金钱草、海金沙等化石通淋药物。外治法如苦参、黄柏煎汤熏洗,可缓解局部灼热感。

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避免加重湿热。保持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促进排尿排毒。避免憋尿、久坐或过度劳累,以防湿热瘀滞。孕妇及体质虚弱者需调整方剂,慎用滑石、木通等滑利之品。中药疗程通常需连续服用7-15天,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调理,防止复发。若出现高热、腰酸痛或血尿加剧,应及时结合西医检查,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中药与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