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的检查范围有哪些

2025.03.07 20:05

心电图检查范围包括心脏电活动监测、心律失常诊断、心肌缺血与梗死检测、心脏肥大与扩大评估、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影响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电活动监测: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能够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功能。正常心脏电活动表现为规律的P-QRS-T波群,任何偏离正常形态的波形都可能提示心脏功能异常。通过监测心脏电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心脏节律紊乱、传导阻滞等问题,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心律失常诊断: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工具。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间期和节律,可以准确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失衡或药物作用引起,及时诊断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3.心肌缺血与梗死检测:心电图在心肌缺血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特征性改变。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显示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及T波动态演变。这些变化有助于早期识别心肌缺血和梗死,指导紧急治疗。

4.心脏肥大与扩大评估:心电图可以间接反映心脏肥大和扩大的情况。左心室肥大时,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电压增高、ST-T改变;右心室肥大时,心电图可能出现右胸导联R波增高。心脏肥大和扩大可能由高血压、瓣膜病等引起,心电图评估有助于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

5.电解质紊乱与药物影响分析:心电图对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具有敏感性。低钾血症时,心电图可能出现U波增高、ST段压低;高钾血症时,心电图可显示T波高尖、QRS波群增宽。某些药物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等也会引起心电图改变。通过心电图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综合分析心电图的各种参数和波形变化,可以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和临床表现,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