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炎用药有什么注意事项

2025.06.30 16:16

鼻炎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注意区分不同类型鼻炎对应药物、警惕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鼻炎药物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调整用量,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或加重黏膜损伤,不足量则无法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因急于见效擅自增加喷剂次数,反而导致鼻腔干燥出血。口服抗组胺药物过量易引起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儿童及老年人更需谨慎。

2.注意区分不同类型鼻炎对应药物:过敏性鼻炎以抗组胺药和鼻用激素为主,慢性鼻炎可能需配合免疫调节剂。误将抗生素用于病毒性鼻炎不仅无效,还可能破坏鼻腔菌群平衡。急性鼻炎初期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但不可替代病因治疗。

3.警惕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鼻用激素虽全身副作用较小,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鼻腔灼烧感、结痂或真菌感染。吸入后需漱口避免药物残留咽喉。儿童患者应选择生物利用度低的剂型,孕妇使用前需评估风险收益比。

4.避免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连续使用含麻黄碱类滴鼻剂超过7天易导致反跳性充血,引发药物依赖性鼻炎。频繁使用会使黏膜纤毛功能受损,甚至诱发血压升高。建议与生理盐水冲洗交替使用以降低风险。

5.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药物辅料如防腐剂过敏,表现为用药后鼻腔刺痛、皮疹或呼吸困难。中药制剂也可能引发个体不耐受,首次使用后需密切监测。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用药前需确认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混用不同喷剂时应间隔15分钟以上。鼻腔有破损或出血时暂停局部用药,妊娠期及哺乳期选择安全性明确的药物。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依赖药物忽视环境控制等基础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