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肠粘连应该怎样检查

2025.07.09 08:52

肠粘连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进行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肠粘连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排便异常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腹胀可能伴随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排便异常表现为便秘或腹泻。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肠梗阻表现,如停止排气排便。医生需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特点及发展过程,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积液或肠管蠕动异常。CT扫描能更清晰显示粘连部位、范围及肠管形态,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较高价值。造影检查如钡餐或钡灌肠可观察肠管通过情况,但需谨慎选择以避免加重梗阻。

3.腹腔镜检查:腹腔镜可直接观察腹腔内粘连情况,明确粘连部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病变。检查过程中可同时进行松解手术,兼具诊断与治疗作用。腹腔镜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在严重粘连或肠梗阻急性期使用。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电解质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脱水或酸碱失衡。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可评估全身状况。实验室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肠粘连,但能为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5.体格检查:腹部触诊可发现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提示腹膜刺激征。听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有助于判断肠蠕动情况。叩诊可发现鼓音或浊音,辅助判断肠管扩张或腹腔积液。体格检查需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避免单一判断。

诊断肠粘连需综合多种方法,避免依赖单一检查。影像学检查需根据病情选择,腹腔镜检查应严格评估适应症。实验室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体格检查需全面细致。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