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失禁护理诊断有哪些

2025.06.30 09:17

尿失禁护理诊断包括功能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具体分析如下:

1.功能性尿失禁:由于行动不便或认知障碍导致无法及时如厕,多见于老年群体或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需关注环境改造,如增设扶手、移动坐便器,同时加强定时如厕训练,减少因活动受限引发的漏尿。

2.急迫性尿失禁: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引发强烈尿意,常伴随尿频尿急。护理重点为膀胱训练,通过延迟排尿逐渐延长憋尿时间,结合盆底肌锻炼增强控尿能力,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加重症状。

3.压力性尿失禁:腹压增高时出现漏尿,常见于产后或盆底肌松弛患者。护理以强化盆底肌为核心,指导凯格尔运动,必要时使用护垫或子宫托辅助承托,减少咳嗽、跳跃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4.反射性尿失禁: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膀胱排尿反射失控,多见于脊髓损伤患者。护理需定时导尿排空膀胱,监测残余尿量,预防尿路感染,同时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引发并发症。

5.完全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尿液持续漏出。护理需长期使用集尿装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导尿管或尿垫,防止尿疹和感染,必要时评估手术修复可能性。

护理过程中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避免过度依赖护具,重视心理疏导以减少羞耻感,同时监测并发症迹象如发热或尿液浑浊,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