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新生儿肝炎的治疗有哪些

2025.08.22 07:41

新生儿肝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胆汁引流、光疗、预防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针对新生儿肝炎的药物治疗主要使用保肝利胆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和减轻肝脏负担。部分情况可能需使用抗炎药物缓解肝脏炎症,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对于合并感染的病例,需采用针对性抗感染治疗,避免加重肝脏损伤。药物选择需结合肝功能指标调整,避免对新生儿造成额外负担。

2.营养支持:新生儿肝炎易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需调整喂养方式,采用易消化、高热量配方奶或母乳强化剂。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及微量元素,确保生长发育需求。脂肪摄入需适度控制,避免加重胆汁淤积。定期监测体重及营养指标,及时调整方案。

3.胆汁引流:严重胆汁淤积可能需通过手术或介入手段引流,如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减轻肝脏压力。术前需评估患儿整体状况,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及量,预防并发症。部分病例可能需长期引流,需加强护理防止感染。

4.光疗:黄疸明显时采用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潜在损害。光疗期间需保护眼睛及皮肤,监测胆红素变化。若光疗效果不佳,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5.预防感染:新生儿肝炎患儿免疫力较低,需严格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病房环境定期消毒,医护人员规范手卫生。接触患儿前后需清洁双手,减少探视人数。发现感染迹象及时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方案。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护理,避免自行用药或更改喂养方式。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发现问题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