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下垂能治怎么办

2025.01.07 20:09

胃下垂可通过加强锻炼、调整饮食、中医治疗、使用胃托、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胃下垂状况。例如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这些运动能针对性地锻炼腹部肌群。仰卧起坐可直接刺激腹部肌肉收缩,平板支撑则能全面锻炼腹部核心肌群,增强其对胃部的支撑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调整饮食:少食多餐是关键。每餐食量减少,增加用餐次数,可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避免食用不易消化、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像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有助于修复身体组织,维生素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利于胃部功能的恢复。

3.中医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方法对胃下垂有一定疗效。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身体经络气血的运行。如针刺足三里穴,可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推拿则能改善腹部的气血循环,增强胃肠蠕动功能。专业的中医推拿师通过按摩腹部相关穴位和经络,帮助胃部恢复正常位置。

4.使用胃托:胃托可以将下垂的胃向上托起,减轻胃部的坠胀感。在佩戴胃托时,要选择合适的型号,确保佩戴舒适且能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不过,胃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胃下垂。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胃下垂患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手术主要是通过缩短胃周围的韧带等方式来固定胃的位置。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和调养。

胃下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