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结肠息肉要怎么办

2025.01.09 20:01

结肠息肉可进行观察随访、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随访:如果息肉较小、数量少且为良性可能性大时,可选择观察随访。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具体特征,如大小、形态等判断其恶变风险。在观察期间,会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监测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果息肉没有明显变化,可继续观察;若出现增大、形态改变等情况,则需考虑进一步治疗。

2.内镜下切除:这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对于大多数有蒂或无蒂的息肉,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医生会使用圈套器、电凝器等工具,通过结肠镜将息肉完整切除。切除后的息肉会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如果病理结果为良性,切除后定期复查即可;若为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或其他治疗。

3.手术切除:当息肉较大、恶变可能性高或者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时,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手术切除范围会根据息肉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恶变等因素确定。这种方式相对创伤较大,但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并进行定期复查。

4.改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复发。包括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取;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等。这些措施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肠道炎症,从而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5.定期复查: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定期复查都非常重要。对于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患者,定期复查结肠镜可以及时发现新的息肉或者息肉复发。复查的时间间隔会根据息肉的性质、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一般为半年到数年不等。

在整个结肠息肉的处理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出现腹痛、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家族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